人的腰子医学上称为肾脏,位于人体腹腔后壁、脊柱两侧,大致在第12胸椎至第3腰椎之间的区域。它们左右各一,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从人体前面观,肾脏隐藏在腹膜后方,不易直接触及。它们上方紧邻肾上腺,左右肾脏位置略有不同。右肾因受肝脏影响,位置相对左肾略低1-2厘米。一般而言,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下缘,下端平第3腰椎上缘;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,下端平第2腰椎上缘。这种位置差异使得在进行某些检查或判断肾脏病变时,需要考虑到左右肾脏位置的特点。从人体背面观,肾脏位于腰部脊柱两旁的肾窝内。体表投影上,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,称为肾区。当肾脏出现病变,如肾盂肾炎、肾结石等,叩击或按压肾区时,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,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判断肾脏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。肾脏周围有多种器官与之相邻,在肾脏的内侧,有肾盂与输尿管相连,肾盂是肾脏收集尿液的部位,尿液经肾盂流入输尿管,再进入膀胱。肾脏的外侧与腹膜及腹部的一些肌肉相邻,如腹横肌等。肾脏的上方除了前面提到的肾上腺,还与膈肌相邻,膈肌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肾脏的位置和活动。肾脏的后方与腰大肌、腰方肌等肌肉紧密相连。这些肌肉不仅对肾脏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,其活动也与肾脏的稳定性相关。例如,在剧烈运动或身体姿势改变时,这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能帮助维持肾脏在肾窝内的正常位置,防止肾脏移位。肾脏的位置并非绝对固定,会随着人体的呼吸、体位变化而有一定的移动范围。在正常呼吸时,肾脏可上下移动1-2厘米。当人体从站立位变为卧位时,肾脏位置也会有所改变,这是由于腹部脏器的位置在不同体位下会发生相应调整,肾脏也受到牵连。
肾脏健康相关要点
1、肾脏日常保护方法:保持充足水分摄入,每天饮用1500-2000毫升水,可促进尿液生成,帮助肾脏排出代谢废物,降低结石形成风险。避免滥用药物,尤其是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、解热镇痛药等,减少药物性肾损伤。控制血压和血糖,高血压和高血糖会增加肾脏负担,通过健康饮食、适度运动维持血压和血糖稳定,对肾脏健康至关重要。
2、肾脏疾病自查要点:观察尿液情况,若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长时间不消散,可能提示蛋白尿;尿液颜色变红,可能是血尿,这些都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。留意身体水肿情况,晨起时眼睑、面部水肿,或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,可能是肾脏排水功能异常。若经常感到乏力、腰酸、夜尿增多等,也需警惕肾脏问题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